譯聯(lián)10年翻譯品牌,20000家企業(yè)見證深圳翻譯公司
直譯和意譯是翻譯中最常用的兩種譯法。用直譯法翻譯可以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;而用意譯法則只能保持原文內容,不能保持原文形式。在中英文翻譯方面,兩種語言互譯時會碰到兩種不同的情況:一是譯文的遣詞造句與原文的詞語句式剛好對等,所表達的內容也完全對等,這時就可以采用直譯法,二是譯文所表達的內容與原文并無出入,但在詞語句式的使用上,也就是在形式卻與原文迥然不同,這時就只能采用意譯法。
這兩種譯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譯法,本身并沒有什么優(yōu)劣之分,孰優(yōu)孰劣,只能視具體翻譯的內容而定。該直譯的句子非要意譯,這時的意譯就不如直譯。反過來也是一樣。 所以,該直譯時就直譯,無法直譯就意譯。這已成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共識。問題是:究競什么樣的句子應該直譯,什么樣的句子應該意譯?直譯和意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
直譯是指翻譯內容在形式與內容上都與原文十分接近的一一種譯法。一般說來,在原文的遭詞造句與譯文的詞語句式剛好對等,所表達的內容也完全對等的情況下,就可以采用直譯法。直譯法是翻譯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,因為像He is my father這樣的句子簡直不可能還有什么別的譯法,只能譯成“他是我父親”,I have a pair of ennis shoes也只能譯成“我有一雙網球鞋”。在這兩個句子中,原語和譯語的用詞與結構驚人地相似。這就是采用直譯法的先決條件。也就是說,只有碰到原文中的詞語用法、詞序排列、句式結構等各方面均與譯語非常相似的句子才能采用直譯法。
中文與英文兩種語言在結構、用詞及習慣表達等許多方面既有共同性,也有差異性(一般說來,其差異性人于共同性)。所以,在翻譯中,便會自然地產生直譯和意譯兩種譯法。
也就是說,其共同性決定了直譯的使用,其差異性決定了意譯的使用。也正因為差異性大于共同性,所以,意譯的使用似乎更為普遍。
那么,究竟什么樣的句子應該意譯呢?這是非常復雜的問題,不能簡單地套用幾個公式來解決。但是,近代的翻譯家們大多同意這樣一條原則:能直譯就盡量直譯,不能直譯就采取意譯。這就是說,在用直譯的力法不能將原文的意思準確、通順地表達出來時,才能采用意譯法。